<aside> 💡 更新时间:2022.09.20

</aside>

<aside> 💡 #阴阳兔曰 从玄学的角度来看,一切事物皆是阴阳两面的,所以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必有阴阳两层认识,才能比较全面的看待。我也尽量以这种方式简单介绍一下风水的基本概念,让大家有个基本的认识,知道如何学习了解风水。

    历史上最早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他在自己的著作《葬书》中说:“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是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从郭璞的理解,他认为风水就是调理“气”,这个气不是指的空气,根据我的理解,应该是一种“气场”,而郭璞认为通过选择地点,根据山的走向和水的流势来研究风,通过这些来掌握气的聚散,通过控制外在来达到控制内在的“气”,从而达到改善命运,让人居住舒服的目的。

    此时对风水的理解,停留在探索并有限度的改造环境的层面上。所以就好像炼金术是西方现代制药工艺的前身一样,风水学也是中国地理学的前身,是我们古人探索环境,寻求居住、墓葬安全的研究学问。

    明代徐善继、徐善述在《地理人事须知》中对风水概念进一步高度概括:无风则气聚,得水则气融,此所以有风水之名。循名思义,风水之法无余蕴矣。

    所以古人把墓葬和居住的周围环境高度概括为山(风口)水(止气)两大学问,通过观察地形和水势来评估居住和墓葬对子孙的祸福影响。

    在风水的研究发展中,经历了从皇家流传到民间的过程,按类型分,分为阳宅(居家盖房)和阴宅(墓葬的择地建造)两个分支。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在理论上,又分为两个主要流派。

    其中一个流派为形势宗(峦头)。这一派判断宅基地或者坟地吉凶,主要看龙(主山)、砂(周围小山)、水、穴(宅基或坟地所在地点)、向(朝向)五个因素。

    另外一个流派为理气宗。这一派主要利用阴阳五行、后天八卦、紫白九星、命相八字、干支生肖等玄学符号的计算作为判断阳宅和墓地朝向方位吉凶的主要依据。

    举个栗子🌰,比如峦头一派可能看看采光、通风,然后窗外没什么碍眼的东西构成“形煞”,按道理说就是比较吉利的方位了。而如果是理气一派去看,除了这些内容外,很可能通过计算,告诉你今年这块地方凶星飞临,不吉,或者说你的命属于东四命,方位上属于西四卦,对你本人来说不是吉方等等。

    所以理气在外形上,更注重“计算”,通过表面和隐藏来判断吉凶,把时间这个维度加在空间这个元素上,寻找更全面的角度来看待整体。

    从两派从业人员的素质来讲,“理气派”大多是饱学之士,雄厚的文化功底是他们研究计算理气的基础,还触类旁通,将风水运用到筑城、兴宫、以及军事等诸多领域,不光是家居风水师,也是城市规划专家。比如元代的刘秉忠和明代的刘伯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形势派”相传由杨筠松开始,以杨筠松、曾文遄、廖禹、赖文俊四位风水大师的理论为基础,深入在民间,为百姓服务,以风水为主业,深深理解地方水土地形。

    所以两派并无高下之分,只是理论发展的方向侧重点不太一样,峦头也有形法,理气也兼顾形势,各有高人,学习时大家可以精研一派,或者两派兼修,取众家之长,全看各位自己的抉择。

    从地区范围来讲,形势派主要活动在江西一带,形成后来的江西派。理气主要活动在福建一带,俗称福建派。大家可以有个概念,然后在看书的时候仔细甄别,通过地理也可以大概知道书籍的理论体系的侧重点,寻找合适自己的书籍。

    除了江西派和福建派以外,按地区还分为半江西半福建派,还有江湖派。
    其余两派顾名思义,方法混杂不定,并无特别的侧重点。

    鄙人不才,大略的介绍了一下风水的理论发展,介绍的很不全面,希望大家从书籍中建立更加清晰的理论结构,希望大家不要把思维局限在某一本书的框架下,查本溯源,建立有发展观的风水概念,做到学用结合,以书为师,通过实践来成为一代大家。

</aside>

<aside> 💡 #风水 #玄学 #葬书 #郭璞 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属山西省)人,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东晋著名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方术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著作《尔雅注》(成书于313-317年)、《方言注》(成书于318-210年)成为研究晋代汉语的方言地理的重要文献。

《葬书》,一卷,风水典籍,相传是晋代郭璞所著。

世传郭璞从河东郭公受《青囊中书》九卷,但并没说郭璞著有《葬书》,《宋志》载《葬书》原只一卷,疑似后人伪托之作,后由众人所增饰至二十篇。宋代蔡元定删定为八篇,元代吴澄又删定内篇、外篇、杂篇。《葬书》最早提出风水一词,“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有专家认为《葬书》风水之理来自《周易》

</aside>

葬书 作者:郭璞.pdf

<aside> 💡 #玄学 #玉照定真经 #郭璞 #图解经典系列 《玉照定真经》是现存的我国古代最早的四柱命理著作,堪称四柱八字命理学的开山之作,被明代的《永乐大典》和清代的《四库全书》列入术数类命书、相书之属,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四库全书》认为此书“所言吉凶应验,切近中理,亦有多可采”。相对于后来的四柱命理著作。《玉照定真经》所述的论命方法更为朴素简洁,书中主要是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来作论断,而对繁杂的神煞之说涉及较少。书中运用了阴阳五行、纳音取象、易经八卦、六壬神将等理论和方法,对四柱八字进行论断,是较为清新、朴素、易懂的四柱命理学著作。

</aside>

图解玉照定真经.pdf

<aside> 💡 #玄学 #风水 #青囊经 #黄石公 《青囊经》为秦末汉初“黄石公”传,是中国历史第一本有文字记载的风水经书。在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下,《青囊经》确立了“风水学”的具体哲学思想和理论体系。

《青囊经》虽然寥寥400余字,博大精深、简洁明快、直言学理,而不故弄玄虚,却将峦头理气风水之大成之法透露了出来,为风水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青囊经》有上中下卷,上卷叙述了阴阳二气融合与河图五气、洛书方位而化成体天地的定位学理,谓之“化始”;中卷讲天地间形气依附与方位配合而成一体的动力,谓之“化机”;下卷说明了天地间气与形、方位及各种法则配合后的影响结果,谓之“化成”。

郭璞(晋)得之,撰写《葬书》而多处引用原文。杨筠松(唐)得之,而有《奥语》、《天玉》之著,仅是学习《青囊经》体会而已。曾文迪(唐)《青囊序》亦只阐发其文。蒋大鸿(明末)注《青囊经》,注文虽长,尤难尽其底蕴。

</aside>

青囊经青囊经 黄石公著.pdf

<aside> 💡 #玄学 #风水 #地理天机会元 #徐试 明朝徐试可编辑,徐试可对地理一术造诣极深,通过几十载的研究编纂成此书。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正式刻印出版过,仅有手抄本在民间秘传,这个抄本几经辗转,并经现在藏主精心保存才得以存世。谓民间稀罕地理奇书。

里面收集大量早期著名风水著作,比如《雪心赋》(唐)卜应天,《发微论》(南宋)蔡元定, 《黑囊经》(五代)范越凤,《葬经》(东晋)郭璞,《撼龙经》、《疑龙经》、《黄囊经》(唐)杨筠松,《泄天机》前廖瑀着等等,希望大家珍之。

</aside>

徐试可-详图地理天机会元上册(古本).pdf

徐试可-详图地理天机会元下册(古本).pdf

<aside> 💡 #玄学 #风水 #葬书 #图解经典系列 #郭璞

</aside>

《图解葬书:助你振兴家业的阴宅风水经典》上(东晋)郭璞原着.pdf

《图解葬书:助你振兴家业的阴宅风水经典》下(东晋)郭璞原着.pdf